金安区2021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自评报告

admin 55 0

2021年,我区全面落实省市部署,严格对照考核验收标准,圆满完成26个省级中心村和43个区级自主建设中心村建设任务。按照《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19 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验收办法的通知》(皖美办发〔2020〕3号)和《六安市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六农〔2019〕29号)要求,经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研究,决定由区谷带中心牵头,于8月中旬组织实施区级自验,区级自评分为103分。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省级中心村建设(100分)

(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情况(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

区谷带中心(美丽办)联合规划等部门,切实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围绕《安徽省美丽乡村“十三五”规划》和《六安市美丽乡村“十三五”规划》要求,对26个省级中心村规划进行严格把关,做到“一本规划文本、一个实施方案、一批施工项目”,确保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中心村选址科学合理,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人口规模达到《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各乡镇、村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下发《意见函》、《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乡两级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二)重点建设任务(75分)

1、垃圾处理(满分9分,自评得分9分)

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修订并完善《金安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办法》,研究出台《金安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运管办法》(金政办〔2020〕22号),与龙马公司签订《全区农村环卫一体化运营项目服务合同》实现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市场运作模式。村村组建了专业环卫队伍,制定卫生保洁制度,实现“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区处理”,做到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强化中心村环卫经费保障,实现卫生长效保洁,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同时,通过制作标语、搭建宣传台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各乡镇不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志愿者、群众代表等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摆放分类垃圾桶共计1165个,新增电动垃圾车76辆,清理垃圾1450吨。

2、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满分4分,自评得分4分)

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区域集中供水、农户自建水井等方式,扩大农村自来水覆盖面,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铺设自来水管网90.7公里,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符合《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 18-2018),水压水量能够较好满足生活需求。

3、卫生改厕(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制定《金安区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中心村内改厕1617户,拆除旱厕345处,新建公厕29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且厕所粪污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中心村核心范围内无露天粪坑、粪缸,简易茅厕。

4、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满分6分,自评得分6分)

各中心村树立生态理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大房前屋后的整治力度,贴近自然,就地取材,保持了农村原有的风貌和活力;做实做细,将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开展了“最美村庄”和“最美庭院”评比,逐家逐户进行清理;以治脏、治乱、治污为重点,彻底解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拉”等突出问题,共清除乱搭乱建342处,拆除危旧房屋81间,整治杆线21.6公里。电力、电信部门定期检查,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现象。

5、道路畅通(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中心村主干道路面宽度达到 4.5米,次干道3.5 米,共新修道路229公里,实现“户户通”,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6、污水处理(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以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大三格+生态池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或微动力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人口较密集的中心村采用集中处理模式,较偏远或分散的住户采用联户建大三格的方式处理污水;靠近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系统的,接入市政、企业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共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0个,联户式大三格+生态处理池75个,铺设污水管网53公里,省级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同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环境污染源头治理,全面摸排和整治畜禽养殖、黑水臭水等污染源头。制定《金安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管办法》,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制度和巡查制度,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有专门的运维人员或委托第三方负责运维,建立运维台账和公布监督电话。

7、河沟渠塘疏浚清淤(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

加强河沟渠塘整治,完成77处塘口整治和20公里河道整治任务,河沟渠塘疏浚后及时护坡,栽种绿植2万株,实现水体清澈、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水面无明显漂浮物,风景秀丽。

8、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分7分,自评得分7分)

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简易适用的要求,提升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就近共享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面积适当,能够统筹合理使用,具备社区服务、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功能。公共服务中心干净、整洁、有序,工作流程清晰。结合光纤宽带支撑工程,实现宽带通村、4G网络全覆盖。

公共服务设施面积适当,没有大拆大建、建大公园、大广场、大标志、大亭子等实用性不强的建筑。

9、村庄绿化(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庭院和村庄周围绿化,栽种乡土树种20万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中心村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到90%以上。村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人居环境优化、美化。

10、村庄亮化(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利用财政支持、村民自筹或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安装安全简易路灯1221盏,进行适度亮化,并管护到位,使用正常。

11、长效管护机制(满分6分,自评得分6分)

修订并印发《金安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办法》和《金安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管办法》,积极建立区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等切实可行的经费分担机制,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

同时,全区坚持“三位一体”,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党员包保作用、群众参与作用。各乡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政府岗位责任目标,制定综合考核机制;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网格化管理制度,村(社区)两委干部分块包干、乡镇机关干部分段负责、所有党员就近包保的方法,负责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指导、巡查监督和考核评比。利用“五好一美”活动、村(社区)民理事会、党员大会和“一约四会”等形式,评选文明户,监督村民“门前三包”情况,宣传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发挥群众的参与作用,促进美丽乡村长治久美。

(三)产业发展(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结合全市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和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我区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中店乡仓坊村、先生店乡鲍湾村“六安脆桃”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日渐显现;三十铺镇黄大塘村和刁岗村积极打造“十里果乡”智慧果园田园综合体示范基地,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为一体;位于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木厂镇桂花村以“农业+”的方式大力发展芡实产业,种植、烘干、包装、销售于一体,逐步打造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样板区;毛坦厂镇凤凰村通过盘活现有资源、谋划产业布局、整合项目资金,正逐步走出一条文旅产业一体化、生态农业谋发展的绿色致富路;东桥镇青峰岭村以皖西白鹅养殖为优势主导产业,创办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8家,打造“牧鹅”特色农产品品牌,群众产业经济稳定增收。美丽乡村所在的村农民增收途径得到拓宽,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最高可达50多万元,年度增幅10%左右,共落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9家,流转土地2.38万亩。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

1、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完善的“一约四会”并定期召开有关会议,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2、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鼓励引导志愿者队伍建设,弘扬主旋律、聚集正能量。

3、利用农民文体广场等平台,大力开展广场舞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送戏下乡、送影下乡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注重发掘保护地域特色文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走出去”举办旅游+专题推介会,开展主题招商推介,争取刘大圩庄园、洞天湖景区、朱砂冲、龙潭河水库风景区等重点项目落地。

4、结合“扫黑除恶行动”广泛开展农民普法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反映问题、化解矛盾,巩固基层和谐稳定局面。

(五)群众评价(满分5分,自评得分5分)

群众普遍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反应很好,满意度高;不存在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搞面子工程等问题。

二、省级中心村加分项(满分2分,自评得分2分)

1、尊重群众意愿,突出农民主体,村庄建设与管理群众参与度高。

2、以生态整治为主导,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乡土材料改善环境,农房与院落面貌较好,村庄与周围环境自然和谐,村庄绿化,村容村貌整洁,乡愁浓郁、生态宜居。

3、26个省级中心村均建有大小合适的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和公共服务场所,并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三、长效管护情况评估得分项(满分1分,自评得分1分)

按照“政府主导、三级联动,村级主体、群众自发,市场参与、鼓励创新”的原则,探索建立“六到位”长效管护机制。各级责任明确到位。构建“区有办公室、镇有管理所、村有管理站”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三级管护体系,强化工作统筹。市场化机制引入到位。2020年3月,金安区与六安市龙马环卫公司签订合同,将全区15个乡镇全境及城北乡、望城岗街道部分区域约1460平方公里全域范围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形成一盘棋,全区4128.63公里(含绿化带)国省区乡村道路及村内街巷、活动广场的清扫保洁(含公厕511座、农贸市场39个)整体打包推向市场。范围明确到位。对全区扶贫资产和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梳理,登记造册,分类登记,明确管护对象和范围。权属分解到位。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坚持村物村管。标准建立到位。按照统一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技术要求高的公共基础设施、具备基础条件、符合群众意愿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散、小”等公共基础设施,实施专业管护、购买服务管护和群众组建管护队等方式进行全面管护。资金落实到位。采取行业管护资金整合一点、帮扶部门补助一点、区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向受益对象筹措一点的办法,整合各方资金,加大管护投入。每年财政投入管护资金每个省级中心村村不少于2万元。中心村村容村貌、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和群众满意度较好。

四、自主建设中心村建设(50分)

(一)垃圾处理(满分12分,自评得分12分)

1、积极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按照“政府统一购买、市场运作管理”的原则,公开采购社会化服务,建立管理制度,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

2、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

3、垃圾处理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

(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区域集中供水、自建水井等方式,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符合《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 18-2018),水压水量能够较好满足生活需求。

(三)卫生改厕(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户用卫生厕所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户自行实施,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且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

(四)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满分8分,自评得分8分)

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做到路旁无乱搭乱建、道路整洁畅通;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禽粪便,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花草,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现有绿化设施。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

(五)道路畅通(满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对中心村道路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出村道路路面平整,安全畅通,路面宽度达到3.5米-4.5米。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

四、存在问题

一是村民主体参与度不高。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等、靠、要思想,农民自管自护意识不强,管护任务重。

二是产业发展薄弱,村集体经济后劲不足。一方面,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基本上靠光伏、出租房等收入,项目单一、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缺乏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缺乏产业链延伸,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和限制。

五、下步整改措施

2、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提高群众参与度。从规划到建设再到管护,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事会等形式,让群众全程参与,注重从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紧迫、收益最直接的方面做起,形成“村里的事情村里办,村里的事情大家办”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积极性与参与度。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后期管护工作,通过党员干部划分责任区,包保、村民签订房前屋后“三包”责任书等方式,明确保洁义务,落实管护责任,让农民自己动手共建共管美丽家园。

二是进一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管护投入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产权人投入、受益人投入为辅的长期稳定的管护投入机制,推动基础设施管护和保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确保美丽乡村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三是集思广益,多方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倡导政府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扶持作用,涉农主管部门优先扶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的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给予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于村级集体组织招商引资来的、产生预期效益的相关企业,从税收方面给予减免或拿出部分奖励村级集体,助力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标签: 乡村规划 村庄规划 美丽乡村 三农 农村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